当前位置:首页>智慧监管动态

数据驱动提质效 远程预警护药安—四川成都高新区打造药品智慧监管新范式

发布日期:2025-10-16 16:36:13 来源: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供稿

为解决传统药品监管力量不足、技术支撑薄弱、风险预警不及时等问题,更好保障公众用药安全,成都市高新区在四川省率先建设“智慧药安”监管系统,赋能监管部门开展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质量安全监管。

系统特色

第一,实现分级监管,科学配置监管资源。在四川省率先制定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,在全区5235家监管对象中,梳理出1501家风险较高的经营企业实施等级评定和分级监管。对CD级企业(占比12.4%)加大监管力度,对其他企业有需必应、无事不扰,最大程度减轻企业受检负担。

第二,实现数据赋能,助推监管提质增效。打通成都市、高新区两级业务系统,实现许可数据共治共享,提升市、区协同监管能力;畅通区、街道数据通道,实现监管任务可视化和追踪管理;规范涉企检查流程、内容及标准,提升基层监管效能。

第三,实现远程监管,及时管控行业风险。推行非接触监管,通过物联网测温设备实时监测疫苗储存温度,推送超温预警至企业,督导企业自行整改,对反复整改不到位的,启动局、所协同监管。打通市级780个、区级87个药店ERP系统,实现解热、抗病毒等104种药物销售和库存监测,针对连续两周销售同比增幅超过20%的,系统自动推送预警,助力传染病监测。

系统成效

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依托智慧药安系统,实现了监管效能与企业服务的双提升。一是监管提质,精准高效。截至2025年9月28日,系统累计使用59.4万人次,汇聚数据2.24亿条,完成药械化监管18379家次。智能监测发出药品储存超温预警120家次,实现风险精准干预,推动监管模式向事前预警、事中防控转型。二是服务优化,降本增效。企业通过系统完成在线培训6万余家次,线上提交整改报告3275家次,便捷办理网络销售备案395家次,切实减轻企业负担,提升合规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