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>综合资讯

疫苗、血液制品生产数字化监管研究——2024年“携手扬帆·领航行动”成果(二)

时间:2025年04月09日

摘要

本研究针对疫苗、血液制品生产过程复杂且风险较高、监管难度大等问题,提出了疫苗、血液制品生产检验过程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参数,指导监管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采集企业数据,开展数据分析利用,发现企业生产过程的风险信号,有效解决监管部门监管手段单一、监管节点滞后、数据真实性难以保障等问题。        


       

一、研究背景

疫苗、血液制品生产工艺复杂且风险较高,生产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水平,监管部门通过数字化能够进行智慧监管,提升监管效能。目前,企业和监管部门迫切需要相关指导文件和标准规范,作为开展相关工作的行动指南。

二、研究内容

一是研究疫苗、血液制品的生产工艺流程、生产设备设施、质量检验等质控要求及标准,确定疫苗、血液制品生产、检验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和关键参数,形成电子化记录技术指南。二是研究疫苗、血液制品监管重点,结合法规要求及疫苗、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信息系统数据记录格式,形成疫苗、血液制品生产监管数据集规范,保障疫苗、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向监管部门提供数据的规范性。

三、研究成果

目前,本课题已取得了3个方面的研究成果:一是编制并发布了《血液制品生产检验电子化记录技术指南(试行)》,明确了血液制品从血浆接收到生产、检验、放行等环节的信息化要求,并单独设立视频监控信息化要求,提出需开展视频监管的关键岗位、关键操作,明确视频监控数据保存期限。二是完成《疫苗生产检验电子化记录技术指南(修订稿)》的编制,将部分建议项改为应当项,适当提高疫苗生产检验电子化记录要求,增加可视化视频监控章节,提出对疫苗生产、检验过程的关键岗位、关键操作应当进行可视化视频监控,增加辅助生产记录、质量回顾管理、质量审计管理等内容,强化疫苗企业无菌环节的生产记录及对质量的整体管控能力。三是编制《疫苗生产监管数据集规范》和《血液制品生产监管数据集规范》,明确疫苗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向监管部门提供数据的范围、数据项、数据类型及相关约束,以确保数据的规范性。

四、应用成效

通过本课题研究,一是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,指南发布后,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积极对照指南内容推进数字化转型。二是促进了药品生产监管业务与信息化建设融合,指导辽宁省药监局牵头,联合山东省药监局、云南省药监局,以“防控风险、提升监管效能”为核心,建设完善辽宁省疫苗生产信息化监管系统、辽宁省特殊药品生产使用信息化监管系统、山东省药品生产风险智能预警系统、云南省“药监慧眼”工程等信息化药品监管系统。三是助力提升疫苗、血液制品生产过程监管效率,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识别企业异常行为和风险情况,迅速提示监管靶点,部分省局已经通过信息化系统有效识别出生产过程异常情况、变更分级不合理等风险信号。




课题组牵头人:曹明

课题组成员:都艳茹、唐菀晨、孙芳蕊、冉薇



相关新闻

本站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     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

Copyright © 2008-2021 NMPAIC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  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37号  京ICP备05064905号

地址: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德大街22号院一区4号楼       邮编:100076     联系电话:88331981

本站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

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

Copyright © 2008-2021 NMPAIC ALL RIGHTS RESERVED

 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37号

京ICP备05064905号

地址: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德大街22号院一区4号楼

邮编:100076

联系电话:88331981